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搜索
查看: 3688|回复: 0

老人假释期间故意抢劫,谋求“牢”有所养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11-8 21:40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老人假释期间故意抢劫,谋求“牢”有所养?

作者:尼德罗

李某希望在监狱养老,因为在监狱至少可以获得基本的温饱和就医保障。

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台词:“这些墙很有趣。刚入狱的时候,你痛恨周围的高墙;慢慢地,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;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。这就叫体制化。”这是一名在监狱中待了30多年的囚犯所吐露的真言,他的一名在监狱中待了50年的狱友得以假释,但却害怕监狱外的生活,在狱友们来道贺时,他试图伤害一名狱友,以便让自己继续待在监狱。

监狱生活所具备的“体制化”能力,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。然而,近期媒体报道了一起65岁老人李某假释期内故意抢劫的案件,却再度证明了这一点———潍坊青州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抢劫案,嫌犯是一名65岁的老人,尚处在假释期内,而他再次实施犯罪竟是为了能够重新回到监狱。

当然,媒体在报道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理由时,用了“牢”有所养这一点,言外之意,李某希望在监狱养老,因为在监狱至少可以获得基本的温饱和就医保障。李某有此想法实在稀松平常,不光是李某,但凡在监狱内待过十数年的人,有几个没有“重回监狱”的想法呢?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的老布,在监狱里待了50年,他出生的时候大街上还很少能看到汽车,但出狱时,私家车已经大量进入美国普通家庭。

1994年进入监狱至今,李某在监狱待了超过20年,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几乎让他无所适从。我们常常说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300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,对于监狱中动辄服刑超过10年的人来说,10年的变化就是翻天覆地的,想要在出狱后适应狱外生活,没有一整套“帮助机制”,几乎不能想象。

所以,对于李某这样在狱中服刑20余年,年纪又达到65岁的老人,他几乎已经丧失了融入社会的能力。加之他的家人亲属并不愿意接纳他,寻找狱友和朋友的计划失败之后,他的故意犯罪举动可以说是预料之中。对于李某来说,在所有看似光明的道路都充满坎坷之际,不如简单直接地抢劫了事,这样反而可以重新回归熟悉的生活,不必应对不确定的挑战。

假如拥有更好的接纳条件,像李某这样的人,也许就不会走上重回监狱的老路。按照现有的处理措施,假释的李某两个月可以获得一袋米粉,一个月150元钱。假如李某没有正式的营生,这点补助是不够生活的。

事实上,从2003年起,全国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试点,但李某所在的青州大概没有正式纳入试点。这可能就意味着假释人员鲜有机会平稳过渡。虽然没有必要夸大社区矫正的作用,但对于很多假释人员来说,聊胜于无,至少能够挽救一部分人。让这些意志动摇人士,重新回归社会。

李某选择“牢”有所养,牵出的是一个时代性的困境。那些因为犯罪服刑多年的假释人员,他们即使有了足够的意愿融入社会,但他们却缺乏足够的能力,以及相应的过渡平台。这种分析并不是刻意同情李某,而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,为了让社会少一点悲剧和犯罪,我们有必要做出更多的应对措施,防范类似“牢”有所养现象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SiXiang.com 思乡思想

GMT+8, 2024-4-29 03:4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